静思伊久阻归期忆别离时闻漏转:伊人归期何时至
这是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《夜雨寄北》中的一句诗。全诗如下:
君问归期未有期,巴山夜雨涨秋池。
何当共剪西窗烛,却话巴山夜雨时。
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归期的渴望,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。诗中的“静思伊久阻归期,忆别离时闻漏转”描绘了诗人静思时回想起离别时的情景,感受到时间的流逝,更加加深了对归期的渴望。穿越时空的思念——细品“静思伊久阻归期,忆别离时闻漏转”
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,我们似乎总是行色匆匆,很少有时间去细细品味那些深藏在文字中的情感。而“静思伊久阻归期,忆别离时闻漏转”这句诗,就像是一把钥匙,轻轻打开了我心中那扇尘封已久的情感之门。

一、时光的漏壶,滴答着思念的旋律
“静思伊久阻归期”,这句诗中的“漏转”二字,让我想起了古代的漏壶。那是一个在壶底或靠近底部凿有小孔的盛水工具,利用孔口流水使铜壶的水位变化来计算时间。在古代,没有钟表,人们便依靠这样的漏壶来计时。而“漏转”的声音,就像是一首无声的曲子,在夜深人静的时候,滴答滴答地响着,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。

二、回环往复的诗句,演绎着无尽的思念
“静思伊久阻归期,久阻归期忆别离;忆别离时闻漏转,时闻漏转静思伊。”这句诗采用了回环往复的修辞手法,使得诗句的意境更加深远。它就像是一首回文诗,无论从哪个角度读起,都能感受到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无尽思念。
三、苏小妹的回环诗,传递着相思之情
这句诗的典故来源于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十一卷《苏小妹三难新郎》。当时,苏小妹与长兄苏东坡在湖上赏采莲,忽然收到丈夫秦少游寄来的一封书信。信中,秦少游用回环诗的形式表达了对妻子的思念。苏小妹看后,被丈夫的痴情所感动,也作了一首回环诗,遥寄远方的亲人。
四、苏轼的《赏花》诗,描绘着别离的哀愁
在苏小妹的回环诗之后,苏东坡也不甘寂寞,提笔写了一首《赏花》诗。诗中“赏花归去马如飞,去马如飞酒力微;酒力微醒时已暮,醒时已暮赏花归。”描绘了诗人因思念而无法入眠的情景,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。
五、静极思动,情感的力量
“静极思动”,这个成语用来形容生活平静到了极点,就希望有所改变。而在这句诗中,我们可以看到,诗人正是通过静思、回忆、思念,最终达到了情感上的“动”。这种情感的力量,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。
总的来说,“静思伊久阻归期,忆别离时闻漏转”这句诗,不仅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佳作,更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篇。它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,停下脚步,去细细品味那些深藏在文字中的情感,去感受古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。